新京報快訊(記者 王?。┙裉欤?2月9日),最高法發布《關于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(一)》,切斷“黑作坊”食品的生產經營鏈條?!督忉尅访鞔_規定,生產經營未標明生產者名稱、地址的預包裝食品,消費者主張生產者或者經營者依據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第2款規定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的,人民法院應予支持。
未標明生產者名稱、地址的預包裝食品 生產者、經營者均需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
最高法民一庭副庭長劉敏表示,“黑作坊”是危害食品安全的毒瘤,其食品原料或腐敗變質,或有違法添加,其生產原料、包裝材料、生產過程等達不到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,食品安全和質量無從談起,對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、生命安全造成嚴重損害。尤其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以及廣大農村地區,“黑作坊”食品更為泛濫,危害更大。
另一方面,制售食品的“黑作坊”多藏匿于隱蔽的工廠或農村,人員流動性較強,隱蔽性強,欠發達地區和農村消費者的防假和維權意識相對薄弱,即使購買到這類“黑作坊”食品,在沒有對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明顯損害的情況下,大多會放棄維權?!斑@些情況加大了打擊制售違法食品的‘黑作坊’的難度?!眲⒚粽f。
針對“黑作坊”不敢在其制售的食品包裝標簽上標明生產者名稱、地址以逃避法律責任的特點,《解釋》第11條明確規定,生產經營未標明生產者名稱、地址的預包裝食品,消費者主張生產者或者經營者依據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第2款規定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的,人民法院應予支持。
劉敏強調,本條解釋的針對性很強,既打“黑作坊”食品的源頭,也打其生產經營鏈條。對未標明生產者名稱、地址的預包裝食品,不僅生產者要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,經營者也要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。
“這樣經營者就不敢經營‘黑作坊’食品,打斷了‘黑作坊’食品的經營鏈條,也將打掉‘黑作坊’食品的市場?!?
另外,實踐中,“黑窩點”“黑作坊”“黑市場”往往形成產供銷一條龍,生產者需要憑借場地、設備、技術、原料、銷售渠道、運輸、儲存等便利條件,才能制售有毒有害食品。
對于明知從事違法生產經營行為仍提供便利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,《解釋》第5條明確,消費者有權依據食品安全法第123條的規定,主張該單位或者個人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。劉敏表示,這是通過強化為違法行為提供便利條件者的責任,加大對制售違法食品的“黑作坊”“黑窩點”的打擊力度。
未清晰標明生產日期、保質期的預包裝食品 消費者可索賠
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是預包裝食品包裝標簽強制標識的信息,這也是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最為關注的食品安全信息。
最高法民一庭審判員謝勇表示,實踐中預包裝食品包裝標簽上缺少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信息,這種情況下,消費者無法對食品安全作出判斷,生產經營者向消費者出售的食品很可能是過期食品,損害消費者身體健康、生命安全。此外,預包裝食品包裝標簽上雖然標明了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信息,但是標注不清晰、不醒目,讓消費者找不到、看不清、弄不明,失去了預包裝食品包裝標簽本身的意義。
據此,《解釋》第11條規定,生產經營未清晰標明生產日期、保質期的預包裝食品,消費者主張生產者或者經營者依據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第2款規定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的,人民法院應予支持。
謝勇解釋稱,生產經營的預包裝食品包裝標簽未標明生產日期、保質期,或者標明的生產日期、保質期不清晰,生產經營者都將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,以充分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生命健康。
新京報記者 王俊